《吳說區塊鏈》專訪:V 神回憶草創期,這家機構當年救了以太坊
以太坊聯合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近期接受《吳說區塊鏈》創辦人 Colin Wu 的 專訪 ,以流利但非母語的中文,分享了他如何與中國區塊鏈社群結緣、對比特幣和以太坊文化差異的洞察,以及對區塊鏈未來的期待與挑戰。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 萬向曾救以太坊於危難
- BCH 大區塊的理想與失敗
- 比特幣與以太坊:土豪與極客
萬向曾救以太坊於危難
Vitalik 回憶起2014年首次來華的經歷,當時他在北京、上海、杭州和深圳停留了三週,與中國的礦工、交易所和區塊鏈項目廣泛接觸。他特別提到,2015 年以太坊基金會面臨財務危機時,萬向集團以每顆 1.2 美元的價格購買了 41 萬顆以太幣,這 50 萬美元成為救命錢,幫助基金會渡過難關。
此外,他還提及對幣乎(Bihu)的深刻記憶,讚揚該平台是中國早期支持內容創作者的創新嘗試。雖然該平台最終停止運營,但他相信,隨著 Layer 2 技術的發展,屬於去中心化社群媒體的時代已經到來。
BCH 大區塊的理想與失敗
針對 BCH 大區塊路線失敗的原因,Vitalik 坦言,支持者的技術實現與執行力不及預期。他認為,大區塊的理念在理論上更貼近用戶需求,但因技術實現上的失誤,導致社群轉而支持小區塊的比特幣。
他指出,小區塊支持者期望通過閃電網路(Lightning Network)實現支付功能,但該技術至今仍面臨中心化與穩定性問題,未能充分滿足用戶需求。相較之下,以太坊的發展更多考慮應用的實際落地與用戶需求。
比特幣與以太坊:土豪與極客
在 Vitalik 的觀察中,比特幣文化更偏重於「數位黃金」的價值,而以太坊則吸引了關注公共物品的開發者群體。他提到,比特幣的早期社群曾經多元且熱衷於文明辯論,但隨著2014年的分裂與競爭,更多比較喜歡早期以太坊文化的開發者選擇了以太坊。
他認為,以太坊是一個開放的「世界電腦」,旨在支援多樣化的應用場景,而非單純追求價格或市場主導地位。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您也可能喜歡
韓國銀行呼籲放寬加密貨幣合作規範:報告
快速摘要 韓國銀行高管與當地立法者聚集,要求在與加密公司合作的監管方面獲得更多靈活性。友利銀行的領導者要求允許交易所根據反洗錢(AML)為重點的指令與多家銀行合作。

OpenSea 敦促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澄清 NFT 市場不屬於美國聯邦證券法下的交易所或經紀商
快速摘要 領先的集中式NFT市場正敦促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澄清,NFT市場不符合聯邦證券法下的交易所或經紀商資格。OpenSea總法律顧問Adele Faure和副總法律顧問Laura Brookover於週三在給專員Hester M. Peirce的信中提出了這一論點。

尼克·馬修談迷因幣、穩定幣與加密貨幣向「金融科技2.0」的轉變
快速摘要 標準加密投資者Nick Matthew討論了迷因幣、穩定幣以及加密生態系統可能轉向專注於構建「金融科技2.0」的潛力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批准以太坊現貨ETF的期權交易,包括來自貝萊德、Bitwise和Grayscale的產品
快速摘要 該機構於週三批准了iShares Ethereum Trust、Bitwise Ethereum ETF、Grayscale Ethereum Trust和Grayscale Ethereum Mini Trust的交易選項。八個現貨以太坊ETF幾乎在一年前獲得批准,並於夏季開始交易。

加密貨幣價格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