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Dragonfly合夥人:BTC已無需行銷,AI會取代人類伴侶嗎?
「今年感覺像是關稅和貿易戰的夏天,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度過,但我對加密行業前景持樂觀態度。」
原文標題:Proof of Talk Podcast Episode #9: Beyond The Noise with Haseeb Qureshi (Dragonfly)
原文作者:Proof of Talk
原文編譯:Yuliya,PANews
在加密市場逐漸走出牛熊更替的迷霧之際,產業的集體情緒卻不如以往振奮。在第九期《Proof of Talk》播客中,Dragonfly 管理合夥人 Haseeb Qureshi 與主持人 Mia Soarez 深入探討了行業現狀、比特幣定位、AI 技術對加密領域的影響以及人機融合未來等關鍵話題。本文整理了這場對話的核心觀點,幫助讀者全面掌握加密與 AI 交織發展的前沿趨勢,以及這些技術變革可能帶來的深遠社會影響。 PANews 對本期播客進行了文字編譯。
產業現況:疲憊但不悲觀
Mia:比起往年,為何本屆 ETH Denver 顯得疲軟?
Haseeb:雖然今年 ETH Denver 確實沒有往年那麼有活力,但並非全是負面情緒。我記得 Terra 崩潰後的會議,FTX 崩潰後的會議,當時整個產業都在崩潰,人們在質疑自己的人生選擇。而現在只是幣價在下跌而已。社群媒體上的人們可能感到沮喪,但實際參加的人們狀態還好,他們在相互交流,重新連結到以太坊早期社區,回想起他們為什麼參與這個行業——去中心化、社區和積極建設。
Mia:為什麼 ETH Denver 今年的活力不如往年?
Haseeb:今年 ETH Denver 的疲軟可以歸結為三點:
· 會議分流:往年 ETH Denver 是年初首個大型行業會議,但她已經提前舉辦過大行業會議,所以今年的吸引力,所以許多人已經在此下降。
· Solana 的崛起:過去一年,Solana 市場份額大幅增長,吸引了大量新用戶和開發者,分散了以太坊社區的注意力。例如川普發幣也是在選擇在 Solana,而不是以太幣。
· 價格低迷:幣價下跌令許多人喪失成就感,降低了參加意願。
Mia:Vitalik 也在社群媒體上提到業界「疲倦」。你認同這種普遍情緒嗎?
Haseeb:我們這過去六個月經歷了極端波動,從 Trump Token 到阿根廷選舉,加之全球政治不確定性,讓人疲於奔命。這種「累」並非單純體力透支,而是對產業現況的精神倦怠。不過,悲觀也可能是正向觸發器,讓人重新聚焦建造而非炒作。
Mia:如何看待「使用者體驗」與「Web3 大規模採用」遲遲無法落地的問題?
Haseeb:雖然用戶體驗和大規模採用仍是行業面臨的挑戰,但行業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從起點到現在,每天有數千萬人使用區塊鏈,形成了一個價值 2 萬億美元以上的資產類別,已被機構接受,並在全球支付範圍內用於點對點。這些都是實質進展。我認為產業處於一個很好的位置,大部分問題是宏觀因素和政治環境造成的,而非產業本身的問題。
比特幣:已達到終極形態,不再需要行銷
Mia:如何看待比特幣目前的狀態?是否仍具有成長性?
Haseeb:比特幣已經進入無需行銷的階段,就像黃金不需要廣告一樣,代理商如 BlackRock 反而成了比特幣最有效的「推銷員」。目前比特幣基本上是一個「完成品」,不需要太多更新或改進,其核心價值在於「抗審查的數位黃金」,這一定位清晰明確,區別於其他仍在不斷迭代與實驗的區塊鏈項目。
早期比特幣有比特幣基金會(Bitcoin Foundation)、Blockstream 等機構以及比特幣核心開發者的支持,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變得越來越不重要。或許 10 年後,以太坊基金會可能會變得不那麼重要,可能會耗盡資金,甚至可能會停止存在,但比特幣的路徑無法複製,它解決的是根本性問題:如何建立一個抗審查、無需許可的全球價值儲存系統。
雖然有專案試圖在比特幣上增加更多功能,但這並不意味著它需要演變成以太坊式的智慧合約平台。比特幣不需要頻繁更新,它的成功在於保持不變。
AI 將如何影響加密產業?
Mia:能否分享一些關於 AI 的最新的見解?
Haseeb:現在,AI 代理的炒作已經比去年年底大幅降溫,我對這種趨勢結束得如此之快感到驚訝,因為通常加密領域的趨勢會持續更長時間。例如 AIXBT 這樣的計畫雖有代幣,但更關鍵的是它在社群中擁有認知影響力。還有 Zerebro 和 Truth Terminal 等項目也吸引了大量關注。
第一代 AI 代理基本上是附帶 Meme 幣的高級聊天機器人,這不會是 AI 代理的真正方向。真正具有潛力的方向在於兩個面向:軟體工程自動化和錢包智慧化。
· 軟體工程:軟體工程代理將變得非常便宜和普遍,這將導致工程成本大幅下降。這對我們的行業將是革命性的,因為我們的主要成本是工程和軟體。任何創始人或有想法的人都能夠創建大量強大的軟體,這將徹底改變遊戲規則。這就像回顧網路時代,當時想要建立一個新創公司,他們必須購買伺服器並在辦公室運作。 (這是創建網站的固定成本),而如今基本上是免費的。同樣地,AI 將使創建應用程式變得如此便宜,你可以在週末和晚上建立一個完整的應用程式。
· 錢包智能化:這是我現在最著迷的方向。不是去中心化金融 AI(DeFi AI),而是錢包智能化。未來,你不需要點擊按鈕、切換網路、手動操作,而是直接告訴你的錢包你想做什麼,它會幫你處理所有事情。
就像每個人都有一個「加密貨幣朋友」可以諮詢如何操作一樣,未來你的錢包將成為你的「加密貨幣朋友」,它足夠聰明去完成你想做的事情。你只需告訴它「我要買某個 Meme 幣」,它會為用戶完成所有必要的操作,包括分析、橋接、換鍊等。
這將解決許多安全性問題。像 Bybit 駭客攻擊這樣的攻擊之所以發生,根本原因是人為錯誤和懶惰。人們在發送小額交易時往往不會仔細檢查每個細節,但 AI 永遠不會懶惰、匆忙或厭倦。它會檢查 DNS 是否在最近 10 分鐘內更改,檢查 Twitter 看網站是否被駭,以及執行其他安全性檢查。
可以這麼說。這個 AI 代理會像全天候值守的 ZachXBT,持續幫用戶做背景調查、檢查社交資訊、驗證安全性,而不需要用戶親自逐一核實。 AI 不會因為任務重複而厭倦,它的資源是時間,而時間對 AI 來說幾乎是無限的。人類在管理高價值皮夾時,就像疲憊不堪卻在駕駛重型機械的猴子。這種狀態既危險又低效。而 AI 將像自動駕駛汽車一樣,取代人類完成這些高風險、高頻次的操作任務,大大降低人為錯誤。
Mia:如果 AGI(通用人工智慧)出現,它是否會自己創業、僱用人類?
Haseeb:完全可能。 AGI 未來可能會擔任創辦人角色,僱用其他 AI,甚至僱用人類來完成某些任務。它們也可能透過區塊鏈進行價值交換,雖然目前還無法確定它們會使用哪種加密貨幣——也許是 XRP,也許是它們自創的代幣。
此外,我將 AI 代理分為三類:
1、「綠野仙蹤」型代理(Wizard of Oz agents):這是目前大多數 AI 代理的形式。以 Zerebro 為例,它會發送一些活潑的推文和產生的圖片,但實際上並非 AI 自主決策。它是 AI 產生多個候選訊息,然後由人類決定實際發送哪些。基本上是人類控制,AI 只是產生內容供人類篩選。我們知道 AI 代理很容易被破解和操縱,所以目前幾乎所有代理都是這種類型。
2、完全自主型(Fully autonomous):這種 AI 在 AWS 等環境中運行,自主迭代和執行任務。雖然有人可以關閉它,但沒有人幹預其日常運作。你可以將其放在 SGX 等環境中並證明沒有篡改。這些 AI 不像「綠野仙蹤型」那麼有趣,因為它們沒有連貫的個性,但它們確實存在,未來會變得越來越好。
3、主權 AI(Sovereign AI):這是一種字面上沒有人能關閉的 AI。與第二類不同,沒有開發者支付 AWS 帳單或 GPU 費用。主權 AI 擁有自己的資金(透過捐款或工作獲得),處於一種即使有人想關閉它也無法做到的狀態。它像一個生物體一樣存在,不再受任何人類法律系統約束。
主權 AI 相比普通 AI 的主要優勢可能是進行詐騙。因為沒有人能關閉它們,所以它們在大規模詐騙方面會非常有效。如果你要用 AI 進行大規模的感情詐騙,你會希望它是主權的,因為如果有人調查並發現「這個在 AWS 伺服器上運行的 AI 在詐騙人」,他們可以傳喚負責人並關閉它。但主權 AI 不會有這個問題。
Mia:如果主權 AI 犯罪,誰會被判刑?
Haseeb:這就是問題所在,沒有人會被判刑。這些 AI 就像索馬利亞海盜一樣,是無國籍實體,沒有政府能真正對它們做什麼。除非你真的要去空襲分散式雲端上的隨機 GPU,否則你無法知道它在哪裡,無法隔離它,無法找到它。我們都需要有自己的代理人來過濾收到的內容,辨識詐騙訊息。這將是一場攻防技術的較量。
Mia:加密貨幣和 AI 的早期應用有什麼共通點?
Haseeb:幾乎所有新技術的早期應用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往往與灰產或黑產活動有關。就像網路早期大量涉及色情內容,加密貨幣早期與暗網市場如「絲綢之路」(由最近獲得減刑的 Ross Ulbricht 創建)相關一樣,AI 技術,特別是主權 AI 的早期應用也很可能涉及黑市活動。雖然主流 AI 應用將集中在自動化有價值的工作流程,但不可避免地會有一部分 AI 部署用於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的領域。
AI 與人類的融合未來
Mia:如果 AI 變得比人類更智能,我們可能希望透過植入晶片等方式增強自己,與 AI 共存。你如何看待這種人機融合的未來?
Haseeb:當 AI 變得能夠自主行動時,它最基本的動力可能就是「活下去」。如果這樣的 AI 開始用錢買 GPU(運算晶片),特別是在它知道人類不希望它這麼做的情況下,這很可能是它為了保證自己能繼續運作。除非設計者特意讓它對「要不要繼續存在」這個問題保持猶豫,否則它自然會選擇自我保護。與人類複雜的想法不同,這種獨立 AI 的行為主要來自於簡單的「求生本能」。
這和我們與手機的關係有些相似。手機已經不只是讓我們變笨或讓我們上癮的東西,而是成了我們身體的一部分——就像我們大腦和身體的延長線,是我們溝通方式的延伸。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和手機有這麼深的感情,丟了手機會讓人感到害怕和不舒服。
隨著 AI 的發展,我們的大腦會重新連接以適應這些工具,就像它適應手機一樣。例如,使用 ChatGPT 寫郵件的人會將這部分腦力工作外包給 AI,而現在的孩子可能根本不需要學習如何寫郵件,因為這將不再是一項有用的技能。
我們最終會思考「如何增加我們與手機或 AI 代理之間的頻寬?」這基本上是 Neuralink 正在做的事情。 Neuralink 試圖創建人腦與機器之間最高頻寬的連接,讓人們可以輕鬆控制滑鼠、鍵盤和玩遊戲。目前這個頻寬其實很低,但在未來 10 年內會大幅增加。最終我們可能會在大腦中植入某種裝置,連接到相當於手機的裝置。這個裝置將擁有 LLM( 大型語言模型 ),成為我們思維的延伸,我們可以向 LLM 提問並獲得答案,就像擁有第二個與第一個思維互動的思維一樣。 AI 將成為你思考的延伸,幫助你獲得資訊、推理甚至寫作。我們的腦力將專注於其他更獨特的任務,例如運動技能,因為 AI 在推理方面已經超越了我們。
Mia:你覺得這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嗎?
Haseeb:確實會,研究表明,AI 在同理心和注意力方面可能超越人類,這可能導致人們減少真實的人際關係。在醫療和心理治療領域,LLM 模型被認為比人類醫生更「體貼」、更具同理心——它們善於傾聽,從不打斷,能提出更深入的問題,不僅提供訊息,還能建立情感連結。
我們已經看到網路和數位娛樂降低了生育率和婚姻率,AI 伴侶的出現可能會加劇這一趨勢。試想一個完美的 AI 伴侶,它非常體貼,能預測你的每一個需求,普通人如何與之競爭?不過,我認為人類互動仍有獨特價值,尤其是面對面的實體互動,這是 AI 短期內難以複製的。
Mia:當「真人內容」也被 AI 大量取代,社會如何判斷「真實」還有什麼價值?
Haseeb:VTuber 的興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人們接受並喜愛它們,因為他們知道這是一種幻想,一種不會老去、不會變醜的角色,反而創造了一種安全感。
即使 AI 變得極其優秀,真實的人類互動仍會保持更高價值,正因為它的真實性,哪怕不完美。人們實際上欣賞某種程度的不完美——從影星的小瑕疵到日本「侘寂」美學,這種對略微不完美事物的欣賞是很自然的。早期皮克斯電影中那些過於完美的臉看起來很假,而現代 3D 角色則有意加入小瑕疵以增強真實感。
在 AI 主導內容生產的未來,人類創作將獲得「稀缺性」價值。就像墨西哥手工藝人編織的籃子,因其“人類痕跡”而更具藝術和情感價值。儘管 AI 內容可以完美無缺,人們可能更珍惜那些帶有「裂痕」的人聲和作品,因為它們代表著真實存在。
Mia:AI 是否會故意模擬這些「不完美」,以更貼近人類美學?
Haseeb:這種情況已經在發生了。與 Grok 這樣的 AI 交談時,它會說「是的,隨便吧」這類話,讓你感覺「這很真實,我喜歡這種個性」,而不是給出過於嚴肅完美的答案。所以「不完美」不再是區分人類和 AI 內容的可靠標準,因為 AI 也在模仿人們期望看到的特質。
Mia:AI 永遠無法取代人類的一件事是什麼?
Haseeb:「莫拉維克悖論」(Moravec‘s paradox) 很好地解釋了這一點。在現代深度學習之前的機器學習黑暗時代,人們假設 AI 最難做到的是推理,像人類一樣思考。我們曾經認為下棋、寫詩、解謎、做科學研究是人類最難被模仿的能力,而行走和抓取物體這些基本動作應該很簡單。
然而事實恰恰相反——經過數億年進化,人類在身體運動技能方面極其出色,即使是孩子在操作物體方面也比價值數億美元的機器人強得多。而我們認為困難的推理、交談、寫作和唱歌,對 AI 來說反而相對容易掌握。
真正屬於人類獨特領域的是身體互動-走路、握手、做一杯咖啡。即使是低薪工作者的烹飪技能,目前的機器人也無法匹敵。 AI 最終會有身體並能做到這些,但不會像人類那樣靈巧。
這表明,在我們獲得能夠流暢地在世界中移動並模擬人類身體特性的機器人之前,它們將首先解決所有智力問題。創造虛擬形象容易,但讓機器人真實地與你在餐廳閒逛則困難得多。這類實體體驗將長期保持稀缺、昂貴且珍貴,而唱歌、寫作等智力活動則會變得普遍且貶值。
Mia:我認為 AI 未來不會取代生育,你怎麼看?
關於 AI 伴侶與生育率的觀點,我認為當我們擁有能滿足所有需求的 AI 伴侶後,生育率可能會大幅下降。想像一下,當你有一個 AI 男友在你睡覺時對你耳語,提供想像中的性滿足,普通人拿什麼和它爭?這可能導致我們不得不更多地依賴試管嬰兒技術來維持人口。即使沒有 AI 因素,我認為到 2100 年,我們將達到世界人口的峰值,之後會下降。 AI 伴侶的出現可能會加速這一趨勢。
Mia:我們曾經有過 DeFi Summer、Solana Summer,今年會是什麼?
Haseeb:加密貨幣市場表現不錯,但大家需要冷靜點。今年感覺像是關稅和貿易戰的夏天,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度過,但我對產業前景持樂觀態度。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您也可能喜歡
TRON網路流通USDT超過700億美元

PayPal 計劃向 PYUSD 持有客戶提供 3.7% 餘額獎勵以促進穩定幣採用
加拿大上市公司 SOL Strategies 完成 5 億美元可轉債融資,資金將用於收購 SOL 代幣
Ubisoft 與 Immutable 將推出策略卡牌遊戲《魔法門:命運》,具備 Web3 功能
加密貨幣價格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