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 BitKeep 创始人讲述四年牛熊的故事| Foresight Talking「对话创始人」回顾
在寻求融资这个过程中,应更注重品牌上升级、有资源的合作和推广,以及全球市场上面的推动,具体投的金额是其次。
在寻求融资这个过程中,应更注重品牌上升级、有资源的合作和推广,以及全球市场上面的推动,具体投的金额是其次。
主持人:许志宏,脑洞大开创始人
主讲嘉宾:Kevin,BitKeep 钱包创始人
「对话创始人」是 ForesightNews 推出的「创始人」系列 Forsight Talking AMA,各个项目的创始人会在直播间分享他们的创业经历、开发经验、行业知识储备等等。如果你有感兴趣的项目/创始人,可以在我们官方 Twitter(@Foresight_News)下留言并 @项目方创始人,我们会筛选热度高的创始人并邀请到我们 Twitter Space 与大家亲密互动。
许志宏:首先恭喜 Kevin 在这次 A 轮 融资 1,500 万美元,并且 BitKeep 估值 1 亿美元。BitKeep 从创办至今已经历了 4 年牛熊,你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能大概讲一下你们的产品和其他的产品不同点在哪里,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并做到现在这个程度?
Kevin:比特币减半周期是 4 年,而 BitKeep 从创立开始到今年 5 月 20 日也算是整整 4 年,很巧合。
至于穿越牛熊,其实我个人并没有参加 17 年的 ICO。我在 18 年 1 月 3 日参加了一个线下的分享会后,就做了一个决定,当时花了 10 万元人民币买了第一个比特币,所以可以说我踩到了上一轮牛市的尾巴,当时买完之后很兴奋。之后又觉得 EOS 很可能会是以太坊 2.0,我就把 10 万块钱的比特币换成了 EOS,当时 EOS 的价格是 120 块人民币,所以那基本上是踩到牛尾巴上。
从 18 年我们的产品上线到现在,整整 4 年,穿越整个牛熊,这也可以说是一个产品人的坚持。我还挺感谢当年 1 月 3 日币优的分享会,创始人叫陈勇,分享会的目的是为了吸引一些开发者,并招聘 CTO。分享会共三个小时,分享了比特币原理之类的区块链知识。
许志宏:回顾上一轮牛市的顶点是 1 月 8 日,比特币最贵的时候接近 12-13 万块人民币,你在 10 万块钱人民币收进入,证明了每一次牛市的巅峰的时候人都是最亢奋的。
话题回来,Dragonfly 领投了 BitKeep 的 A 轮融资,整个融资大概经历了多久?相信在座的很多的朋友是 Web3 的创业者,大家会好奇,到底是什么点打动了 Dragonfly?
Kevin:其实我们启动融资的时间是比较短的,去年整年一直到今年初我们都一直在打磨产品,基本上没有任何市场方面的动作,包括融资。直到 3 月中下旬我们发了 7.0 版本,做了很多这种市场活动。可以说 7.0 的版本奠定了 BitKeep 在钱包赛道方面的主框架,同时,这个版本也是我们全球化版本的一个重要节点,所以这个版本出来之后我们才正式的去启动融资。所以说真正在从开始融资到结束,就一个多月时间。当然这一个多月时间里面,整个过程是比较迅速的。
至于哪个点打动了 Dragonfly。
首先是产品的整体数据。数据增长指标还是挺快的,从早期的 2000,再到 3 万,现在又接近 30 万,特别是最近这几个月增长也是非常迅速。我们的商业模型也在逐步被验证,我觉得数据增长这一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了。
其次就是产品体验。我记得当时在新加坡,我给 Dragonfly 的三个合伙人当场演示了一个跨链交易,比如通过波场的币去买了一个 BSC 上的币,整个过程从买到收款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把他们给惊呆了。所以说产品体验占了一个非常大的比例。
核心就是这两点,当然可能更多,包括团队、坚持长期主义等。
许志宏:钱包赛道进入了战争的阶段了,融资很不容易。最近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随便一个 BP(Business Plan 商业计划书)就估值 1 亿美金,然后就开始去融资了,他们觉得与 Web3 有关就特别好融资。 BitKeep 做了 4 年也才 1 亿美金估值,能否讲一下目前的经营情况是怎样的?经营数据能不能透露一下,为什么估值还这么良心?
Kevin:其实之前我们公布过经营数据,比如 Swap 的交易额是日均 2,000 万美金,高点达到过 1 亿多美金。DAU(产品的日活)目前是在 30 万左右,随着最近的行情可能有一些下浮,但也在接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至于估值方面,我认为这与时间长短无关的。BitKeep 在前面近三年的时间里面都在找方向,做了比较多的技术积累,在认知上面得到了不多比较大的一个提升。所以 BitKeep 价值真正起步的时间点应该是说从 2020 年 6 月份。
另外 ConsenSys 估值是 70 亿美金,其中 Swap 的比重应该能占到 70%~80%,我们跟他们的估值其实还是相差还是蛮大的,但是其实收入情况能占到他们一半。
我们是比较注重效率,不想在这个时间上面去花太多的时间,这是一方面。另外我们对于资源的渴望是非常强烈的,所以我们在寻求融资这个过程中,更注重对 BitKeep 品牌上的升级、有资源的合作和推广,以及全球市场上面的推动,具体投的金额是其次。
许志宏:我们来如果把时间倒回 2018 年,其实大家绝大多数人关注的点还不是钱包,而是中心化的交易挖矿,比如 Fcoin。所以我很好奇你为什么会创业做一个钱包?
Kevin:首先是跟创始人的背景有关系,我是做产品技术出身的。另外 18 年的时候应用场景还是非常少的,当时除了交易所以外,其实没什么可做的,能做东西包括理财,这些不是我擅长的,所以当时就选择钱包赛道。
许志宏:我觉得你是一个比较典型的 Web2 时代的一个创业者,区块链创业你遇到的比较大的苦难是什么?同时又是怎么渡过这个困难的?
Kevin:
首先技术不是门槛,更大的问题是思维方式。今年年初左右,BitKeep 招了几个核心高管进来,这些人都是 Web2 里做得非常不错的老同事甚至包括老领导,但是跟他们聊的时候,我就说我不担心你不了解这个行业,最重要的是你的思维方式转变。在 Web3 里,设定门槛其实都是有难度,真正的去中心化数据是反映在链上的,是共享的。我们去做零启动的时候,整个的 Web2 的能启动跟 Web3 的能启动,其实有本有本质的区别。比如说我是做一个 NFT 项目,肯定是要去针对 OpenSea 的用户来去做空投,因为很明确地知道我的用户在哪里,并能够触达。而这在 Web2 世界里面是很难的,虽然可以通过 Apple Store、广告、流量推送等,但触达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在 Web3 的冷启动门槛是非常低的。这就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许志宏:今年 Web2 的一些资深的从业者开始挤到 Web3 的赛道里,你觉得现在的 Web3 的创业环境和你当时 18 年时候的创业环境有什么区别吗?
Kevin:肯定完全不一样,18 年的时候大家都在做交易所,比如是现货、合约、交易挖矿、量化理财等,整个场景相对比较欠缺的。我们钱包在 18 年的时候也在做各种尝试,比如量化理财、聚合交易所、STO 等,但是我认为很多这些场景更多的是我们生搬硬套出来的,而非真正的需求。
在现在看来其实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了,更多地去讨论协议、DeFi、NFT、跨链、稳定币等。与之前比,在逐步脱离中心化,这里面的场景是非常多的。
许志宏:很多资深从业者开始进入 Web3,你能给他们一些关于 Web3 创业或进入的建议吗?
Kevin:首先要进入。很多人都在犹豫和观望,要勇敢跳进来。这个项目,其实是我第三次创业,为什么说这一次我能坚持长期主义?因为说我之前我一个项目关掉,我再去做另外一个事情的门槛或成本是比较低的。先进来,核心是你要去打开你认知里条条框框的东西,别不要有太多的局限和门槛。
许志宏:BitKeep 在 2020 年的夏天有个很重要转折点,BitKeep 抓住了 Uniswap 崛起的机会,那时候 BitKeep 第一次获得了特别大的用户规模。到那一年 8/9 月份的时候,Uniswap 发币了,很多人通过 BitKeep 交易过 UNI 拿到了 UNI 的代币的空投,你当时怎么抓到这个机会的?
Kevin:这是 BitKeep 4 年里最大的一个转折点,其实这也是这个行业转折点。如何抓住这个转折点,一方面需要与行业里的人保持互动和交流,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产品需求。当时 Uniswap info 页面打开很繁琐,我根据这个需求马上做出了 BitKeep 的新版本并发布。当时我并没有想到反响会那么大,因为我们没有做任何的宣传推广,但很多人开始转我们这个截屏。所以其实这里面我觉得运气成本还是挺重要的,但当机遇来临,你有没有这样的实力能够第一次做出反应决定了你能否成功。
许志宏:回顾历史性的机会,一个是 OpenSea 崛起,另一个就是 Uniswap。BitKeep 能抓住其中之一并做起来,这太震撼了。我了解到 Polygon 是 BitKeep 很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BitKeep 为什么选择与 Polygon 进行深度合作?
Kevin:大家在谈到钱包的时候,比如谈到以太坊就会提起 MetaMask,这其实是非常有价值和门槛的。我们其实也在寻找一些机会,比如跨链。我们当时也去做了一些评估, BSC 不用考虑,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各种各样的钱包,相对来说 Polygon 不管是从交易频次还是从地址数来看都是非常不错的,基于 1+1>2 的理论,我们值得去做这个尝试,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主链在做生态时精力时不够的,而钱包能够在这个场景下发挥作用去扩大生态,帮助他们去做一些生态建设,其实也是比较好的一个契机。希望大家以后想到 Polygon 就能想到 BitKeep 钱包,反过来也一样。
许志宏:BitKeep 发了一个版本做了一个就叫「借 Gas 费交易」,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这款产品以及研发的过程好?
Kevin:我们不是以技术驱动,做事方式永远都是用 Web2 的打法来去做 Web3。Web2 其实更多的是解决用户的需求,包括我们做的跨境交易。比如,目前整个跨链桥市场上面对除了 AnySwap 跨链桥是同币种的跨链,其实很多小白用户不懂什么跨链桥,只想知道从一个币换到另一个币怎么换,因此,我们当时也就推出了一个跨境交易,上线之后,基本上能够占据到我们整个 Swap 交易额里面的百分之差不多 30% 的份额。
「借 Gas 费交易」也是从用户需求角度来出发,比如说你现在要拉一个 Web2 的人进来买币,你可能会先买波场的 USDT,之后却买不了其他链上的土狗币。它的背后逻辑相对来说很简单,其实就是借币给他,但如何去借安全地借币给他,同时防止黑客盗币是我们要做的,大概就是这样一个逻辑。
我们要坚信一点,我们是做流量性产品,用户服务性的产品,并不是做一个单纯的工具,也不是做浏览器。用户的需求是什么,我们的产品就是什么。
许志宏:很钱包其实不掌握用户私钥,但是区块链钱包是有个上帝视角的。目前 BitKeep 在这些公链的活跃度排名能够跟我们分享一下吗?最近一年涌现新的 EVM 项目哪些是值得关注的?
Kevin:现在最大的可能还是 BSC 上面,然后是波场,再后面就是马蹄和以太坊,在我们这里,以太坊其实相对来说可能还是没有 BSC 多,不光是我们的数据,MetaMask 在 Swap 场景里交易量最大的还是 BSC 其次是,再后马蹄,再后面才是以太坊,它在以太坊一天的交易次数也不到 1 万笔,算是很少的。
观众提问:我其实关心的是 Web3 创业的过程。2000 年的时候 DeFi 来了,你那时候其实跟做交易所背的责任差不多,压力很大。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Kevin:做 Uniswap 行情这个板块的时候,我们资金上没有 100 万人民币,团队不到 10 个人,同时为了生存也做了一些外包项目,很艰苦。几个月的时间,日活从 3000 做到 3 万,但收入没有变化,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尝试性的去做一些流量性流量变现,去做一些广告,但发现这个路子完全错了。
后来我立马把商业模型给停掉了,所以你会发现到现在,除了一些致命的联合活动以外,我们不做任何广告推广,特别是 APP 里。我们在去年一直在思考商业模型,最终定下来以 Swap 为交易形态的这种泛交易的商业模型。
观众提问:你认为做钱包过程中的困难点有哪些?
Kevin:早期是商业模型的确定,到底解决用户什么样的需求。其实早期的时候就用户存钱,但它是阶段性的。
DeFi 出来后,用户有了应用场景,就可以提升钱包的服务了。做服务。但在做服务的过程中,早期的 DeFi 项目大多都跑路了,这里面的痛点就是说你如何在规避风险的同时,验证你的商业模型。
现在这个阶段的难点在安全感的体验。所以为什么说我们在寻求融资的时候,要强调大品牌大机构,其实也是希望能够给我们背书,这非常关键。
观众提问:现在 Layer2 的话题比较火,很多钱包都会去部署,想问 BitKeep 后面在这方面的一些发展路线。
Kevin:首先我们不会区分 Layer0、Layer1、Layer2,我们以公链为区分。
第二个当然我们会针对公链的特性去做相应的工具话的东西,比如跨链桥跨链支持等,存储类提供存储类工具的支持,还是从需求角度来说。我认为并不是主力去带动生态,而是用生态来去推动主链。所以我们不去特别关注,还是回到我最早说的用户的需求在哪里,市场的需求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
观众提问:有些钱包在私钥这块有一些创新的设计,比如说像 RChain,包括前段时间 V 神提出 12c44337 的提案,如果私钥去丢的话,会有社交恢复这种的方式。BitKeep 会在后续有这方面的考虑么?
Kevin:我们其实也考虑这个,因为私钥丢失的成本太低了,一旦丢失可能就是不可挽回损失,而且资金量也很大,因此我们在这方面也在做各种尝试。
其实有很多的方案,比如你说是通过社交方式,通过半中心化的方式加密存储私钥要相关的东西,再通过社交方式去登录。但这种方式还是不够去中心化,又回到了 Web2。再比如,通过合约,其实银行的保险箱服务我们可以理解为智能合约,但保险箱即使有我的私钥,你的保险箱也取不到。这里面其实还是有很多尝试的,但这个点目前来说我觉得还是没有终极解决方案。
观众提问:我觉得 LooksRare 在产品上不输 OpenSea ,他们在 Token 激励方面做得非常好,所以我也期待 BitKeep 能做出不输 OpenSea 体验的产品,同时在费率上也是一样,希望产品能做得更好。
Kevin:费率上 Swap 是 8.7,我们才是千分之2-3, 我们的核心商业模型还是交易本身,其实我们完全是可以免 NFT 本身的手续费。第一,我们可以逐步转成以稳定币计价,以稳定币下来去做 NFT;第二,我们也可以去做到用任何币种都可以买 NFT,这个是我差异化的东西;第三,就是与多链和跨链相关;另外还有一点我觉得也是值得去做的,OpenSea 现在理解为是这个 PFP(头像)的这个交易市场,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 NFT 很好的使用场景,比如,StepN 的鞋子就不适合在 OpenSea 上交易,我们可以在这个方面去思考。NFT 到底在 GameFi、SocialFi 等当中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点。
观众提问:想问关于 NFT 的抵押借贷,我觉得这对 NFT 重度使用者来说真的是一个刚需。
Kevin:可以透露一下,我们正在跟 Matrixport 在 NFT 借贷领域进行合作。Matrixport 也是这轮融资的投资方,他们是协议层,我们属于应用层。
你们会发现我们我们这一次在选择投资方的时候,其实是很有很多针对性的,包括 Kucoin Ventures。Kucoin 与我们在钱包方面的合作的空间也是非常大的。
免责声明:文章中的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与本平台无关。用户不应以本文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
你也可能喜欢
为什么一定要对 AI Agent 赛道有信心?
AI Agent打破了过去纯“链上”造乐高堆叠大厦的叙事逻辑,一个揉合链上+链下的全新支撑AI Agent的自主化、可永生、可多模态协作的全新infra构建需求摆上了日程。
标普全球预测:由于不确定性盛行,今年银行将遭受8500亿美元的信贷损失
市场情报公司标普全球预测,尽管宏观经济背景有所改善,但今年银行将遭受近1万亿美元的信贷损失。
Aiccelerate DAO将增加归属结构以回应对启动的批评
快速摘要 专注于加密货币和人工智能的Aiccelerate DAO(AICC)推出后,目前市值约为1.5亿美元,但在X平台上遭到批评,因为一些参与项目预售的内部人士迅速出售了他们的代币分配。Bankless Ventures因“冲动失误”出售了其10%的分配而受到批评,随后又回购了这些代币。针对这一争议,DAO表示将“为个人分配实施归属结构,并正在与顾问进行讨论以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