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get App
交易“智”变
行情交易合约跟单BOT理财Web3
对话 EudemoniaCC:清华 00 后公链生态商务经理的 Web3 心路历程

对话 EudemoniaCC:清华 00 后公链生态商务经理的 Web3 心路历程

极客Web3极客Web32025/01/22 13:15
作者:极客Web3

清华 00 后公链生态商务经理从的入行历程、个人感悟和对年轻人的启示

采访者:白丁,仙壤 GodRealmX 受访者:EudemoniaCC,Morph 生态商务经理,清华链协 BD 负责人 相比于传统行业,Web3 和区块链无疑是非常年轻且前沿的领域之一,而见证了移动互联网崛起到夕阳的 90 后当仁不让的成为了 Web3 的主力军。然而在 90 后逐渐掌握话语权的同时,越来越多 00 后开始登上舞台,崭露头角,用自己的青春书写着 Web3 新的篇章。 近期因机缘巧合,我们有幸认识了Morph 公链生态商务经理 EudemoniaCC——一位新闻传播学出身的清华研三学生。虽然她只有 24 岁,却早已是坐拥几万粉丝的 KOL,同时有着 Web2 大厂、NFT 社区、高校链协、国企、Infra 项目方和 VC 从业的丰富经历。 在这篇近 1 万字的访谈中,EudemoniaCC 向我们诉说了她从接触比特币到入局 Web3 的心路历程,以及在 VC 做 CEX 平台币研究时的收获,也谈到了 Morph 的消费级公链愿景与规划、AI 时代下年轻人该如何磨炼自己脱颖而出。我们相信 CC 的分享对于 Z 世代从业者乃至尚未入行的年轻人都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在此推荐大家阅读。 对话 EudemoniaCC:清华 00 后公链生态商务经理的 Web3 心路历程 image 0 1. 白丁:作为 Web3 行业的后起之秀,您的经历是非常成功的。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是如何进入这个圈子的吗?并介绍一下入圈以来的心路历程 EudemoniaCC: 其实我觉得, 人门—入圈—入行是 3 个阶段,我入门大概在 2021 年年底, 当时刚接触到 Web3 这个概念,觉得非常新奇。那时我在 Web2 大厂实习,发现在即刻 APP 上很多人都在聊 Web3,就很好奇这是什么。后来发现 Web3 和比特币有关,而后者我小时候就听说过。 借着这个机缘,我好好了解了下比特币的知识,比如关于加密文化和密码朋克的书,以及《互联网之子》等纪录片,此外还听了一些相关播客,看了北大肖臻老师的区块链视频课。我大致从文化与技术上理解了比特币怎么运转,觉得它是 make sense 的,对区块链及其描绘的自由主义愿景产生了强烈认同。但我也发现,Web3 业内的人聊比特币比较少,大多数人都在聊以太坊、Layer2、跨链桥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我之前闻所未闻,让我明白想要真正入门还有很高门槛,所以我花了很长时间去学习。 我大概在 2022 年 8 月入圈,就是入学清华的前夕。那时候我开始玩 Twitter 看圈里的内容,第一次参与抽奖就被抽中了,我觉得这行比较旺我,自此我开始更加频繁地在 Twitter 上浏览并发布内容,也开始在 CEX 上做交易。我记得自己第一次买币,是花了将近 1 万 RMB 买了一个 ETH。之后开始定投,也开过合约,但因为没带止损挂单而爆了半仓且觉得盯盘浪费时间又不输入认知,我在第一个月就放弃了合约。之后我花了很多时间买 NFT,并在黑猫 NFT 社区感受到了很浓的社区氛围。 我感觉 CC0 的 NFT 是一种试验性的东西,因为我本身是学新闻传播学的,会接触很多和社会学相关的东西,觉得像 NFT 这种凭一个投资标的形成文化社区,其实是很有意思的。而且 NFT 社区的组织者会自发花钱并不停的 build 做事,在共识催动下自愿去行动,这与传统公司制的组织截然不同,让我觉得社区和公司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发展路径。 基于上述理由,我对 NFT 产生了强烈的好感,并且从Mimic Shhans(昵称黑猫)NFT 社区获得了第一批推特粉丝大概帮我积累到了 1000~3000 的粉丝量,然后我就开始慢慢地起号了。我开始在推特上自述如何进圈的,然后开始在黑猫 NFT 社区做一些事,比如代表社区去跟小红书谈合作,把黑猫 NFT 活动带到了小红书的开屏页面,迄今为止黑猫都是唯一一个登上小红书开屏页面的 Web3 项目。 对话 EudemoniaCC:清华 00 后公链生态商务经理的 Web3 心路历程 image 1 当时小红书内部还有部门在拥抱 Web3,搞一些数字藏品,这在当时对他们来说是 S+ 级别的项目。我在 Web2 工作时,对接 S+ 级项目的人特别多,但等到了 Web3,却发现能去撬动 Web2 S+ 项目做 BD 的人只有我一个。当然我背后还有做设计的艺术家、社区管理等人,但 BD 基本上都是我一个人谈下来、一个人去执行的, 这给我一种 Web3 里草莽皆英雄的感觉。 你可以在这儿做很多事,只要你有热情,因为 Web3 还没有那么卷。你只要想 build,一定有东西可让你去 build,你可以依照意愿去加入任何一个社区,分到你所 build 的东西的红利,对我来说这是很不一样的体验。 再往后我就慢慢深入圈子里了。入门,意味着你获得了一些基础知识,但入圈,意味着你和圈子里的人有了一些互动,有了一定影响,然后再到入行,中间的过程就更复杂些。因为我之前加入了清华区块链协会,有一帮志同道合的同龄人,我们背景相似、年龄相仿,做的事可以相互支持,比如一起打黑客松、一起写研报、以学生的身份和项目方合作,在一个小圈子里获得了很强的归属感。跟这些同龄的学生们一起 build,能够建立起深厚的情谊。 在打黑客松的时候,我主要都是做产品规划,比如落地后的前端页面要什么样,找哪些人去写哪些部件等这些东西。后来我写了一些关于去中心化媒体的研报,包括现在的毕业论文选题也是这个。另外我在清华区块链协会是做 BD 的,整个 BD 部门可以说是有我才创立的,当时帮协会去聊了非常多校友资源、VC、项目方等。不管是赞助也好,还是活动也好,都交到了很多朋友,积累了一些早期的业内资源。后面我也兼职给一些项目方做了 BD。 与此同时,随着我不断地在推特上发一些内容,逐渐积累了上万粉丝,但我觉得不该立刻拿流量变现,比如割粉丝这种事是我一直深恶痛绝的。我觉得推特是一个窗口,要好好呵护而不要去消费,它才能陪伴我走得更远。我开始思考自己要做什么,后来因为专业原因要去国企待一段时间,我后来被去到了党群宣传部,这段经历和我以前的经历比较割裂。 在国企那三个月我经常摸鱼,因为那边没什么正经事,而且我们那个公司连推特都没有,各方面都让我感到不太喜欢。这段经历让我觉得,我肯定不会愿意再回到体制内,或是回到传统互联网行业、传统金融行业做事。 国企实习结束后,很快到了铭文符文爆火的风口期,恰好有校友做一个跨链桥项目,我当时就帮他做了一些事情。铭文热潮时还是如火如荼的,但很快这股热潮消退了,我就觉得自己还是需要做一些有长期积累性质的工作。而且我觉得做 BD 是耗费资源的事,需要你立刻把资源变现,但我当时觉得这么做不太合适,除非找到一个大平台愿意培养你才行。 毕竟我当时是研二,还不急着找工作,对于钱也不着急,此外 BD 是一种可以附加资源的技能,而我对这些附加资源很感兴趣。我觉得 VC 做的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 BD,因为钱是最简单好理解的资源,后来我就去找了一份 VC 的实习。其实我在本科时就想去传统 VC 实习,但因为我是纯文科出身,不是商科或理工科,很难在 VC 找到投前岗位。但好在传统 VC 的人大多不懂 Web3,加上我本身有 Web2 和 Web3 双重背景,最后弯道超车,在北极光创投找到了一份投资岗的实习。 虽然北极光创投不是 Web3 Native 机构,而是传统美元基金,但他们功底很扎实,研究项目非常细致,很会培养人。我觉得到目前为止,在北极光创投时的上司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贵人之一,这段经历也算是我人生的转折,让我更加知道我擅长什么、需要什么、能做什么。 在那边实习的三个多月里,我写了大概 3 篇深度研报,还有 20 多个项目的一页分析简报,看了很多东西,也把我在行业里积累的资源结构化了,让我知道自己有哪些资源、这些资源能干什么,这一块是我之前从未仔细想过的。但这个老板会教我如何结构化,把我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开,让我学会了思考一个项目最本质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比如你为什么会去买它?到底有什么价值?它成功的原因在于什么?背后还有什么值得投的等等。 我学会了用更加本质的视角去看待事物,这是我学到的重要技能。我也更清楚自己的长处在于接触的人和物的广度,但是我深度也不差,这就能让我脱颖而出,因为涉猎甚广的人很多,但兼有深度认知的人很少。 2.白丁:之前 Colin Wu 老师提到过,非技术型研究是新人入圈最的最好方式。关于这个问题,您能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吗? EudemoniaCC: 当时在北极光,上司给我布置过一个任务,就是 写一篇深度研报,话题关于 BNB, 也就是 Binance 的平台币。这个题目非常适合我,因为我有非常多的 CEX 资源,也认识非常多的散户,能够访问到的人和信息面非常广。平台币本身比较有趣,他关联到的人非常多,但可以披露的内容非常少,所以需要你有很强的广度去深挖。 做这个选题时,我发现当你去研究一个行业的巨无霸公司时,可以拔萝卜带泥地带出非常多东西来。比如说,平台币本身从 day one 开始 build 时是什么样子,对外发布的时候又是什么样。Binance 发 BNB 时还不是行业老大,然后这个平台币伴随着 CEX 本身一起成长,它的币价一定程度上体现了 Binance 的成长史。当你把这两点做耦合,会发现 Binance 做的动作体现在币价上有滞后性,这就是我后来去投资 BGB然后获得了最高 9 倍收益的重要原因。 但是说回 BNB,你要对它进行估值是很难的,因为平台币的流通不那么透明,而且 BNB 之前是有销毁机制的,跟他的交易量挂钩,但后来却解绑了。但解绑了的话,他制定的公式是什么逻辑,为什么要照这样的方式去销毁?其实本质上还是供需关系,但是他拆出了好多不同部分,比如说他有链上出块数等不同的因子,共同构成了这个 BNB 销毁量公式。这些细节其实都体现了 Binance 顾虑了 CEX 的本身发展,从用户数到交易量,再到最后的资产沉淀,这个是观察到的不同切面。 而像现在,除了 Binance 几乎没有几家 CEX 在乎资产沉淀,因为他们都没发展到这个状态,基本还在追求交易量增长和用户增长。但资产沉淀意味着有很人愿意长期在你这上面贡献交易量,是一个更综合的抽象指标。当我把这个指标抽象出来时,意识到我对 CEX 或平台币的看法更深了一层,我要知道他们在观察什么样的指标去指导发展方向,要知道平台币作为中间介质如何发挥作用,怎样去介入 Binance 生态体系中。然后我也意识到,BNB 链可能一开始非常火,现在渐弱,然后又变强,这中间的原因是什么? 一个原因可能是,随着 CZ 这个灵魂人物的缺席,Binance 比起巅峰时期变弱了,到现在大家发现如果不在链上大张旗鼓搞事情,你就会被超越。所以不管是 OK 做钱包也好,还是像 Bitget 和 Bybit 这些做公链的 CEX,所有的 CEX 都在往链上走。因为你去做一个中心化赌场,它能够持续的时间窗口没那么长,现在都是靠给合规交钱去留一个生存窗口期,但最后大家不可能完全合规,你也不可能纯的转向链上对吧?因为还是中心化 CEX 更挣钱,链上的话你要铺的量和 CEX 完全不一样。 但归根结底 CEX 还是要往链上走,因为 CEX 的路最终肯定走不通,所以大家都在做链上业务,这也是我后来加入 Morph 的一个原因。你可以发现我的成长路径几乎都是一环扣着一环的,不断的探索中我的认知成长驱动着我去做下一个选择。所以在北极光创投这段实习之后,我想去 CEX 看看机遇,但最好是 CEX 公链。虽然 VC 和 CEX Listing 的业务我也可以做,但我觉得这些岗位没有办法最大化的发挥我的优势,我的竞争能力也会弱一些。 但如果去公链做 BD 这样的岗位,如果我是台前的话比较合适,因为我可以广泛的接触到各种资源,又需要有自己的深入研究来帮助公链的生态去前进,然后又需要我的 KOL 声量。当时恰逢 Token2049,我写了个关于新加坡的小作文,被 Bitget 的 Morph 公链团队看到了,他们的人就来问我愿不愿意加入他们,我就觉得一拍即合,很开心的就加入了。至此,这份全职工作算是我真正的彻底入行,我的入门—入圈—入行经历大体就是如此。 对话 EudemoniaCC:清华 00 后公链生态商务经理的 Web3 心路历程 image 2
3. 白丁:咱们聊一聊关于 Morph 的问题,看你之前应该在推特上提过 Morph 的一些生态定位和技术架构,能不能解释一下在这么多 CEX 公链中为什么选择了它? EudemoniaCC: 我觉得 Morph 最吸引我的一点是它定位非常清晰。 你能一句话讲出 BNB  Chain 的定位吗?不能,因为 BNB Chain 和 Binance 联系的特别紧密,他是 Binance 的附属,而不是单纯一条公链。但是 Morph 就算我不提到是 Bitget 孵化的,大家也会知道它是全球消费级公链, 只是大家对“全球消费级公链”这个定义还没清晰的认知,这个叙事我觉得是可以拓展的。
而且我一直觉得,我进入 Web3 这个行业并不是为了来挣快钱,而是真的觉得传统行业已经没有增量了。当你要获得增量的时候,一定要去新的地方。我当时面临两个选项,要么是 AI,要么是 Web3,我选择了后者,是因为我觉得虽然 AI 明显是未来,但 Web3 对我的吸引力更大。在生产关系上的重塑要比生产力本身的提升更引人深思。 另外我觉得这两者一定是耦合的,生产力的提升会倒逼着你去进行思考。我觉得 AI 先行没问题,但面对 Web3 的未来我们也要有耐心,因为 AI 是上世纪 80 年代就有了理论上的各种概念,到了现在我们才看到 ChatGPT 的出现。Web3 只有比特币作为叙事核心是不够的,我们的 Mass Adoption 到底从何而来,还是要切到很多线下场景里去重塑一遍。但线下的环节主要并不是投资,而是 消费场景,我觉得以空投来介入消费这个领域是必然的,然后该怎么样去做这个事,也是发展阶段的问题。 在过去,Defi 和 Web3 Payment 都没有成熟到有流动性溢出,但现在稳定币正在全球范围内铺开,我们可以有中间介质来支持消费场景。另外Payment 的手段、出入金渠道的打通需要有 CEX,一个纯 VC 背景的公链基本做不出来,而 CEX 有最真实的 KYC 用户,为消费型公链引入早期受众完全没问题。 此外,Morph 是一个生态,包括 Payment、Defi、DApps,这是三块东西,少了其中任何一环都没法做成消费级公链。 不过消费级公链是一个长期愿景,前提是先要把 DeFi 和 Payment 做好。现阶段我们去看整个加密行业 ,会现没有特别多耳熟能详的消费型应用,是因为还没发展到这个阶段。我们首先要把 Payment 做好,所以我们将会先发行“Morph Pay”作为第一步,第一版将发布一张 mastercard 卡,类似于 Bitget Card,但会更加全球化且低费率。 另外的区别在于,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 U 卡都是支付卡,即我有 U,花 U 出去,而原本没有 U 的传统用户没有被覆盖进来,本质上其服务的还是存量用户。但有的人所在的地区,可能没有没有完善的体系和路径去申请银行卡,但他们可以去持有一张 bankless 的 U 卡,这是真实的需求,可以吸引大量 Web2 的人进入 Web3 的世界。而且从用户体验角度来说,他们几乎是无感的。 一方面,用户可以充一定数量法币到 U 卡里面,当然这需要在一些出入金较容易,且最好是本身银联体系不那么发达的区域。充进去之后,卡上就有了 U,用户可以做一些 DeFi 的获利,就好像是一个“链上余额宝”。另一方面,我们又有非常多的 Payment DApps,用户可以直接用卡里的 U 去花销,U 又回到了现实世界中,这样一来, 整个生态和经济体系就滚起来了。 但这个场景的实现会有很强的地域限制,比如在中国就很难进行,因为出入金的门槛高,而且中国人习惯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银联体系已经特别发达,这不是适合我们介入的市场。 反观巴西、土耳其、东南亚这些地方,稳定币流通性比较高、本国的货币和银行体系存在缺陷,没有好的生息渠道享受全球化的利率,这就非常适合用 Crypto 来进行支付设施改造,所以我们虽然目标在于全球化,但肯定会有几个重点发展国家,也就是更容易去推行的地方。稳定币在这些地区更加流行,也会有消费场景。 然后在 DApps 的场景上来说,我现在最近在聊的一些,比如说用加密去支付机票、酒店的预定,这已经较为普及了,Binance 上也有;然后像是电视等娱乐性的消费,可以和 NFT 结合,这种大家也比较好理解;还有像扫码支付的积分体系、用户忠诚计划这些,我们和 The Block 合写了一篇非常深度的长文,那里面有非常详细的阐释,谈到了我们认知到的消费级生态和我们想要做的事。 我们现在还在和一些泛 Web2 或 Web3 的公司合作,在聊的还有类似共享充电宝、共享充电桩等项目。此类项目的逻辑类似于 Depin,比如你卖共享充电宝设备后,这些安装设备的点位能否互联成为一个网络,借助 Web3 的技术就可以把这些物理设备集中起来,把彼此的数据打通,这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场景。 所以我觉得这些是非常有想象空间的事情,但是身处东亚的人天天感知到的都是“赌场”,而没有感受到真实的用户需求。对于 Morph 而言,我们最终要服务的肯定是那些对 Web3 有真实需求的人。 4. 白丁: 刚才我们提到了 AI,现在其实是一个 AIGC 泛滥的时代,个人的价值似乎在不断的被消解。而 Web3 是一个新兴行业,有很多新人在进入这个圈子,你认为新人该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特价值? EudemoniaCC:我最近发表了一篇对这方面看法的文章。我之前跟很多朋友讨论过,就是 AI 时代下广而不精的通才更容易被冲击,还是深耕某领域的专才更容易被替代?很多人觉得,AI 会对那种涉猎广而不深的通才冲击更大,因为 AI 本身就是个通才,他好像什么都懂一点。但我持相反的看法,觉得 AI 时代冲击的其实是专精某个领域的专才,而并不是通才。 AI 本身是信息通,但是只有真正”思路通“,你才能用 AI 做出 Amazing 的东西来,就像你用 AI Agent 去写代码,你用 AI 可以完成从发币到运营,再到流动性退出、做市等一系列的事情,但如果你对这些环节没有通识性的认知,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我觉得,AI 挑战的是专才的地位,它将有利于通才去发挥才能,不过真正的通才是思路通,而不是信息通。信息通没有价值,因为 AI 都可以帮你解决,甚至在没有 AI 的时代,Google 百度都可以解决问题。但真正需要的是你的思维方式,我知道 A,知道 B,同时知道二者有哪些结合点,可以 put them together 去 push foward。这是真正不一样的地方。 另外一点,我认为要培养品位以及人际链接。AI 做的是机器的事,它永远没有办法取代人的温度感,而人很多时候在为一些不理性的行为买单。传统经济学最有趣的假设是所有人都是理性人,但你观察微观经济运转和消费选择行为时,你会发现人们往往不理性。很多聪明人觉得自己理性,比如我打算去做套利,准备赚一点钱就跑,但事实上这种想法和行为都是不理性的。首先是谁告诉你套利一定能赚钱?那些尝试去做套利的人肯定是信了别人说的话,信了别人的选择和品位。所以我觉得,培养品位以及如何证明你的选择是对的,如何说服别人,是一种能力。 然后在你去证明你的品位是过对的过程中,你一定要与人链接,而且语言链接是有温度的,不像人和机器的链接是单向的。此外 AI 是虚拟的,没那么实际,但你与其他人的链接、别人给你了你多少反馈,你都能实打实的感受到这种温度。因为人是碳基生物,不是硅基生物。所以我觉得人类的这些感受是机器没法代替的,在 AI 时代人必须要做人该做的事,而不是成为工具。 工具总有一天会被替代,这也是我学传媒、但从来都不去专精 PS 或剪片子技巧的原因,因为我觉得这些东西迟早有一天会被机器取代,而我该思考的是,我这个东西要怎么做能去达到我想要的效果,至于做的过程,我交给别人就好了。你可以因为会一些本领,能让你更好地去达到想要的效果,但你不一定要精于此道以此为生。最终我觉得人还是要做人该做的事情。 如果要成为一名通才,就要去做思维留痕,如果说你只是知道一些名词的皮毛是没用的,因为你没有深入的去思考从而记忆里留下印痕,就好像一些数学公式,你只会死记硬背,但不知道它是怎么推导出来的。但如果你知道推导过程,就不需要去硬背。这就像很多大道理,你看了就看了,过了就过了,当只有你真正的经历了一些事情,你才会突然感觉到,原来前人对此总结的这么好。 所以我觉得,很多时候人是经过一个: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过程。但当你到了最后这个阶段,你才真正知道自己明白了。 5.白丁:再问一些个人层面的事情。你是今年清华研三毕业,在学习、工作和成长这三个方面可能会因时间太紧而有一些冲突,你是如何在工作和学习、业余成长之间做平衡的?你遇到过的的挑战又有什么? EudemoniaCC:我觉得三者不需要刻意去平衡,它们是共同促进的。我在学新传的很多东西时,会想到这个东西如果放到我现在情境下,它有什么意义,如果没有意义我就不学了。如果有意义的话它能够发挥的作用是什么?我觉得学习很多时候就是一种思路,虽然我学传播学非常多,但我做的很多都是跟商业相关的东西,可能学商科更适合,但并不后悔自己的专业选择。 我学传播学掌握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他会铭刻在我的脑子里,我知道什么叫流量,怎么带流量,大家的注意力为什么会随着这个跑,因为素材的传播力是不同的,它非常得有意思,可以融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我觉得你不管学什么东西,其实都是和你本身息息相关的,就算你学理工科,你可能会更容易理解它的量化逻辑。凡事总是有一个结合点,就看你如何去思考。很多时候事情不是你看到的那样,最终取决于你怎么看。 此外,我觉得学习和事业共同促进了我的个人成长。所谓的成长也不是凭空来的,需要经历痛苦。人生下来就是在痛苦中出生的,你大哭着就来到了这个世上,所以我觉得一切的成长都是痛苦的折射而已。 我在学习的时候也有很多苦恼,因为论文抓耳挠腮,因为作业感到非常烦,在工作的时候有时很忙,忙到失去了自我。我就会觉得我怎么这么焦虑,好像每时每刻都在回消息,但是好像脑子里没有真正进了什么东西。但就是在这些痛苦的焦虑中,你才会思考个人成长对你的重要性,才会在工作中努力的寻找成长的意义,去有意识的做那些有挑战性的事。我觉得这些都是促进你帮助你成长的,但有的人选择了更有利于他成长的事业,而有的人没有。 比如说我就是非常事业型的人,我的事业一定是和我的个人成长息息相关的,但有些人他选择了躺平,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他就更需要通过别的方式去自我成长,大家的路径其实是不一样的。 至于我遇到的挑战,比如写 BNB 研报那次,那是我第一次独立的写一整个研报,一开始感到无从下手,但后来我发现写这个报告的过程中,我把非常多的人脉和思维都更加组织化和深挖了,在写研报的过程中我和很多人交流过,包括 Binance 的人、散户和 KOL 们,在这些过程中我加深了对许多问题的思考,也让其他人真正认识了我。我也从一个平台币的视角去扫描了这一整个领域和 CEX 内部的运营状况,以及其发展路径,还有跟合规 CEX 的对比等等这些东西。这些都让我在一开始的时候摸不着头脑,但越做越觉得自己有收获。 对 BNB 的调研也对我在 BGB 交易上获利起到了帮助。因为我已经知道了 CEX 平台币的规律,也成功地让我把 BGB 从 0.9U 拿到最高 8.2U,这件事也让我觉得挺有成就感的。 6. 白丁:那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我想是很多用户关心的,就是你刚才提到你是不玩 Memecoin 的,但是其实市场上非常多的人对这个东西是趋之若鹜。你怎么看? EudemoniaCC:我不玩 Memecoin,除非是我 Build 的生态但我觉得 Memecoin 是加密精神的一个映射,甚至于我认为 BTC 就是最大的 Memecoin。从本质上来说,BTC 也是靠群众的共识和传播构建的基本面,尽管现在人们总是说:算力也是比特币价值组成的一部分,但是在一开始的时候,比特币那套规则根本没有社区基础,都是靠着传播的方式不断的获得了群众的认可。现在我觉得,比特币就是 Web3 的灵魂,代表着筹码的公平分发。 回到正题,我不玩 Memecoin 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不擅长高抛低吸,不知道什么时候上车是安全的,也很难去判断一个早期的 memecoin 有没有十倍百倍的潜力,我不擅长这类事情,也不是那种经常去做链上扫描的人,但因为我关注我们 Morph 自己的生态,build 自己的生态,我会在 Morph 的生态上体验玩 Memecoin 的感觉和社区混在一起。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是很有限的,你必须聚焦在自己 build 的东西上,而不能三心二意,这样很难有好的成果。

0

免责声明:文章中的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与本平台无关。用户不应以本文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

PoolX:锁仓获得新代币空投
不要错过热门新币,且APR 高达 10%+
立即参与!

你也可能喜欢

协调组正在利用套利的道具交易模型

多家道具公司已公开反对利用其平台进行套利。此外,一些团体正在提供声称可以保证自营交易利润的服务...

币界网2025/01/26 19:54

Ledger联合创始人和妻子在加密货币绑架中赎金需求后获救

Casa 创始人 Jameson Lopp 的档案显示,仅 2025 年 1 月就记录了 7 起与加密货币相关的攻击。

币界网2025/01/26 19:46

APTOS价格预测:APT会免费或跌至$ 4.30?

Aptos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看跌压力,4.30美元成为越来越可能的目标。

币界网2025/01/26 19:35

随着 Saylor 连续第 12 次发布跟踪记录,MicroStrategy 的比特币积累仍在继续

MicroStrategy的BTC积累计划正在当前,因为其联合创始人Michael Saylor连续第12周发布了比特币跟踪器。

币界网2025/01/26 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