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威慑了谁?
算法“威慑”迫使人们要始终确保让最优秀的技术人才担纲BTC系统代码的研发工作,确保系统的安全水准始终站在人类最前沿。
来源:刘教链
隔夜BTC小幅修复至97k附近。最近市场情绪不高,链上活跃度也相当低迷。
当时文章中就说,「长期来看,如果区块奖励持续减半而手续费无法填补收益缺口,矿工激励模式问题可能就会成为社区持续争论的焦点之一。」
果不其然,以太坊基金会研究员Justin Drake就趁机撰文,认为BTC发行总量上限2100万枚会成为未来安全性的威胁。
他引述数据,说过去7天中,矿工收入中只有1%来自BTC手续费,99%来自BTC增发(区块奖励)。
更进一步的估算称,要持久对BTC进行51%攻击,大约需要100亿美刀和10G瓦的电力。而这对于一个民族国家而言是微不足道的成本。
而目前BTC的总市值约为2万亿美刀。所以,BTC是一项用100亿美刀作为经济安全保障的总价值2万亿美刀的资产。即所谓BTC的安全比率是200:1。
由此他认为,任何与 BTC 挖矿相关的可做空工具都会激励 51% 攻击。比如,价值200亿美刀的矿企股票,价值400亿美刀的BTC未平仓合约敞口,价值1000亿美刀的BTC ETF,价值1000亿美刀的微策略公司股票产生的潜在卖空敞口。
从此引申,假设BTC从10万美刀附近再上涨10倍,超越黄金总市值,那么BTC是否还可以保障其安全?他认为,未来10年,三次减半,安全比率将超过1000:1。特别是随着BTC机构化、流动性更强、更容易做空,安全模型将会崩溃。
那么BTC有机会在未来10年内修复这个问题吗——如果这真的是个问题的话?显然,他认为BTC已经僵化,即不能更改经济模型每年增发1%,也不太可能切换为PoS,更换PoW算法也没啥作用,扩充大区块以大规模出售区块空间曾引发社区大战似乎证明此路不通……
最后他的结论昭然若揭,就是BTC在10-20年后会被淘汰。
果真如此吗?
金融市场的基本规律是,如果一项资产的未来预期价格是0,那么它的现值就应该为0。很显然,BTC的现值并不是0。不仅不是0,还是过去16年来的最高水平。
这显而易见的矛盾,难道不足以说明,以上一切论述的荒谬吗?
用100亿美刀保护2万亿美刀的总价值也好,用100亿美刀保护10万亿美刀的总价值也罢,所谓安全比率的说法,在教链看来,就是有些扯淡。
毕竟,谁也不会在一笔BTC转账交易中转移2万亿美刀或者10万亿美刀的BTC,对不对?
51%攻击到底能干什么?读一读中本聪的白皮书就知道,这个听起来唬人的东西,能做的不过就是进行所谓的双重花费欺诈。简单来说,就是假充值、假转账,把一笔刚刚过去不久的交易给撤销掉。
仅此而已。
它并不是什么毁天灭地的大杀器。它也并不能让攻击者在链上偷走任何人的BTC。
51%攻击如果发生,它所造成的心理恐慌和二级市场的价格崩溃,可能要远超链上被攻击的交易价值。
事实上,BTC系统经常自己就出现自然分叉,导致一些已经被写入区块的交易被撤销。
如果真的有人,比如前文那位以太坊的研究员说的某民族国家,悄悄掌控了大量底层算力,对BTC进行了51%攻击,从而导致一次分叉和区块撤销事件发生的话,也许世界上大多数人根本不会注意到发生了这样的事,甚至很难区分这到底是人为攻击还是自然分叉。
大量、小额(不超过数亿美刀)的BTC链上交易,很难被攻击者锁定和瞄准。加之BTC地址具有一定的匿名性,这就进一步增加了被攻击者秘密行事的可能性。
51%攻击只能攻击流动中的BTC,而不能威胁到囤积不动的BTC。国家储备通常都是不动的,而且可以拆散存放,因而不易成为攻击对象。
中本聪的110万枚BTC就是目前已知最大的BTC储备。这个巨大的、明晃晃的靶子矗立在那里,就是为了嘲笑那些认为攻击国家储备是轻而易举之事的蠢人。
所谓100亿美刀安全保障,保护的不是总市值2万亿的价值,而是一笔笔价值不足数亿美刀甚至远低于“亿美刀”这个量级的BTC转账交易。
为了撤销一笔几百万或者几千万美刀BTC链上转账交易实施欺诈,而动用成本高达100亿美刀的底层算力对BTC系统发起51%攻击,这不仅是不经济的,而且是愚蠢和疯狂的。
BTC系统妙就妙在它并不是完美的,而是有若干致命的“漏洞”:
第一个是算法“漏洞”——量子计算攻击。如果量子计算机或者更先进的计算技术突然成熟,攻破ECDSA或者SHA256算法,那么BTC就要玩完儿。
第二个是经济“漏洞”——51%攻击。如果有国家调集资源,对BTC系统发起51%算力攻击,那么BTC就要玩完儿。
第三个是治理“漏洞”——硬分叉。如果BTC社区因理念不合闹分裂,硬分叉出多个BTC,那么BTC就要玩完儿。
中本聪从未向人们承诺BTC是“人间天国”。历史反复证明,人间天国的承诺,往往是通往奴役之路的陷阱。
这些所谓的致命漏洞,更像是BTC卖了个破绽。在教链看来,它们其实应该被称为致命威慑。
谁对谁的威慑?
BTC对人类的威慑。
算法“威慑”迫使人们要始终确保让最优秀的技术人才担纲BTC系统代码的研发工作,确保系统的安全水准始终站在人类最前沿。这一威慑有力震慑了想搞直接民主决策的用户,以及蠢蠢欲动想夺权的矿工,迫使他们不得不尊重精英开发者,并接受开发者的技术领导力。
经济“威慑”制约了少数人、机构通过大额收买实施垄断的动机,打击了中心化和集中化倾向,迫使人们注重并小心翼翼地维护BTC的去中心化和共识平衡性,不要一家独大。如果大家都持有等量齐观的BTC,都从中受益,那么就都没有攻击动机。如果谁胆敢一家独大,持币量大幅超出一个中本聪甚至几个中本聪,那么就可能诱使自己的对手实施攻击。对这一博弈后果的预判,会倒逼各国、各机构,如果要储备,最好是拉上别人一起,这就相当于帮助了BTC完成进一步推广、扩散和去中心化的工作。
治理“威慑”则给精英开发者套上了紧箍咒,迫使他们虽然实行精英主义,但却必须契合最广大社区用户的心声。如果他们胆敢不这样谨小慎微,那么一个硬分叉就可以将他们抛弃。
在最前沿、最先进、最具有突破性的产品上,无法实行直接民主决策。因为直接民主决策是让大众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并按此意愿行事。而福特说过,如果你问人们对交通工具的需要,他们会告诉你他们需要更快的马车。只有像福特或乔布斯这样的天才,才能洞察到人们需要的不是马车,而是汽车,不是傻瓜机,而是智能手机。
只有让精英和天才领导群众,但又对精英和天才施加来自群众的反作用力和约束力,确保他们始终把群众的需求、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才是最有效的民主。
致命威慑,其实就是向死而生。
正如你只有知道战略核导弹一出,毁天灭地,你才不敢去挑战这一威慑力量。
BTC正是靠这些致命威慑,才让蠢蠢欲动的狼子野心之流,不敢稍有僭越,从而让人类匍匐在它的脚下,接受着算法和算力的约束,无法再像法币时代那样肆意扩张货币。
免责声明:文章中的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与本平台无关。用户不应以本文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
你也可能喜欢
![](https://img.bgstatic.com/multiLang/image/social/b3ababe30475faf58611b8278a0060961739211005010.jpg)
![](https://img.bgstatic.com/multiLang/image/social/ba5ff485504dfe82d2aa3875a77f2b901739211006215.jpg)
![](https://img.bgstatic.com/multiLang/image/social/5411a81d84cab4ac34586d24a6c734d11739211007634.jpg)
加密货币价格
更多![Bitcoin](https://img.bgstatic.com/multiLang/coinPriceLogo/bitcoin.png)
![Ethereum](https://img.bgstatic.com/multiLang/coinPriceLogo/ethereum.png)
![Tether USDt](https://img.bgstatic.com/multiLang/coinPriceLogo/0208496be4e524857e33ae425e12d4751710262904978.png)
![XRP](https://img.bgstatic.com/multiLang/coinPriceLogo/ripple.png)
![Solana](https://img.bgstatic.com/multiLang/coinPriceLogo/solana.png)
![BNB](https://img.bgstatic.com/multiLang/coinPriceLogo/binance.png)
![USDC](https://img.bgstatic.com/multiLang/coinPriceLogo/usdc.png)
![Dogecoin](https://img.bgstatic.com/multiLang/coinPriceLogo/dogecoin.png)
![Cardano](https://img.bgstatic.com/multiLang/coinPriceLogo/cardano.png)
![TRON](https://img.bgstatic.com/multiLang/coinPriceLogo/tron.png)